这种船型订单不断,海丰国际也下单订造4艘
在支线型集装箱船市场热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,区域航运龙头企业海丰国际也迅速行动,追加下单新船。
2025年8月2日,海丰国际(SITC International, 港交所代码:1308)发布公告称,旗下全资子公司海丰船东(SITC Shipowning)已与黄海造船签署建造4艘2700TEU集装箱船的合同,总价最高达1.53亿美元,单船造价约为3818万美元,计划于2028年7月31日或之前全部交付。
这批新造船的引入,将进一步扩充海丰自有船队规模,以满足集团在亚太区域内不断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。根据海丰公告,这4艘船的交付安排为:第一艘将于2027年12月底交付,第二至第四艘则分别定于2028年3月、5月与7月交付。付款方式为五期,前四期各支付10%,最后一期支付剩余60%,资金来源将通过公司内部资金及/或外部融资方式筹措。
此次订单是海丰国际在2025年的第三笔造船合同。此前,海丰已于2024年与黄海造船就1800TEU Bangkokmax型集装箱船签署系列订单,并于2025年1月和4月分别行使了两组备选船合同,使该系列订单增至10艘。加上最新这4艘2700TEU船舶,海丰当前持有的手持订单总数已达到14艘,合计运力达到28800TEU。
根据Alphaliner最新数据显示,海丰国际目前运营122艘船舶,总运力约18.8万TEU,其中自有船舶占比超过85%。这使其在全球班轮公司运力排名中位列第14位。随着这批新船的加入,海丰将进一步稳固其“区域班轮+自有船队”双重优势,增强中短程航线的运力自主调控能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海丰并非唯一正在押注支线型集装箱船市场的企业。根据信德海事网此前报道,支线箱船已成为2025年最炙手可热的船型,在黄海造船,同样接连收到多家希腊船东的订单:Minerva Marine和W Marine分别订造了2+2艘1800TEU船舶,而Chios Navigation则在招商局金陵船厂下单了一批类似船型。
这波热潮的背后,是全球支线集装箱船队普遍老龄化、可用运力紧缺与区域化贸易快速发展的共同驱动。航运企业在应对市场波动与服务需求提升的同时,也开始主动进行船队结构优化与更新换代。
对海丰国际而言,此轮加单2700TEU船型,不仅是对自身业务增长的前瞻性响应,也体现出其在船型选择上的灵活调整与对船队现代化的坚定推动。从早期专注于中小舱位曼谷型,到如今扩展更大吨位的支线船,海丰正在不断重塑其区域航运版图的硬实力。
随着市场对高效、节能、环保型船舶的需求不断加强,像2700TEU这一“灵活船型”将被越来越多地采用。而海丰此时的主动布局,无疑将为其未来的竞争优势打下坚实基础。
【投稿】【提供线索】【转载】请后台留言或电邮投稿,主题格式为【投稿】+文章标题,发送至media@xindemarine.com邮箱。
配资天眼-配资天眼官网-线上配资开户论坛-比较好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